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展覽規劃期中報告佳作欣賞



觀察仔細,且有評論。一般的feedback請見教學網頁。然而,行文的語氣似乎投入了很多情緒在其中,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處理方式—喜歡的人(i.e.讀者)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會扣分更多。
  本展覽號稱集合了中研院民族所、臺大人類學系及國立臺灣博物館等資源,完整回顧臺灣人學百年來的發展。展場分為三大主題及兩大展廳,另外在走道上設有簡單的展板圖文說明。
一、右側展廳-第一主題區
  首先自入館後右側(西側)展廳開始參觀,受限於博物館的建築,展廳入口有一小段狹窄的通道。設計者於通道兩側設置小型展示,搭配燈箱、大圖輸出並陳列考古文物的複製品,別出心裁的暗示著展覽主題。
(右側展廳入口通道兩側的小型展示,陳列著考古文物複製品) 進入展廳第一主題區後,迎面而來便是眾多學者的身影,用意固然符合展廳主題,但投影片在設計或是整體比例上的拿捏似乎都有待商榷,失去了做為展覽主牆的氣勢頗為可惜。繞過主牆後放眼望去,廳內以深色調搭配一塊塊方形的展板展櫃,也在視覺上顯得沉悶。展場照明可能為了保護文物而偏暗,但舉目所及皆是密密麻麻的說明文字,不僅不利閱讀,甚至尚未參觀便造成了心理上的障礙[CC1] 
  本展廳在動線上呈「8」字形,但由於出入口不同且不在同一側,因此形成了參觀路徑上的不流暢。展覽動線一開始便由投影主牆分為左右兩側,感受得出設計人企圖以此分別代表中國及日本兩大人類學脈絡對臺灣的影響,以及後續「兩股學術的匯流」等設計的苦心。可惜兩者的文物數量落差太大,屬於中國人類學脈絡的展品只有數件殷商考古文物,在數量或呈現方式上都無法與另一側相抗衡,甚至有日本人類學脈絡的展示內容被置於左側中國人類學脈絡中的亂象。
(左圖:投影主牆將動線分為代表日本人類學脈絡的右側、以及代表中國人類學脈絡的左側)
(右圖:由於兩種脈絡的展品數量有極大落差,導致日人對臺灣原住民的研究被置於中國人類學脈絡的展示區塊中,並且與殷商考古發掘緊鄰)

  到了展場中段,一座大型互動式螢幕頗為醒目,但操作後發現這座「中央民族所田野調查影像瀏覽系統」看似有大量的原住民相關照片,但不僅對照片毫無說明,甚至數張照片實際上是一個圖檔,花俏的版面設計卻不利看清照片細節,實在不曉得這項裝置的意義為何。
  在展場後半段,內容敘述「兩股學術匯流」後臺灣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以及進行中的計畫等等。此區出現了漢人祭祀用祖先畫像、移民神像及媽祖陣頭物件等等有趣的展品,但解說文案的內容卻偏向微觀的個別研究內容,而與前半段宏觀的介紹學術發展、知名學者有不同調性。坦白說學生因擔任志工等因素,曾經數次企圖認真參觀本展覽,但每每到中段便已身心俱疲,到後段更是對一塊塊的展板感到厭煩。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觀眾的左右兩側始終都有展示,這也造成了另一種問題:究竟應該先看完同一側的展示再折返觀看另一側;抑或隨著步伐前進,交錯觀看左右兩側的展示?由於展場中感受不到任何暗示,學生為了此問題特別請教了展場導覽者,發現該導覽者為了解說內容的流暢度,而採取後者的方式進行。但這卻會造成觀眾在團體導覽時必須不斷改變方向、導覽者也須不斷更改解說位置的窘境。學生以為,假使原本便是以左右交錯觀看的方式作展示規劃,那麼也許可以縮小走道的寬度;或者相對的,如果要保持寬敞的走道,那麼在設計時便可以以同一側看完再行折返為原則。
  除了觀看順序讓人感到困惑外,主題的分割同樣令人不解。以對臺灣人類學發展影響深遠的日治時期臺大土俗人種講座為例,針對該主題的解說便散見於展場中數個不相鄰的地點,這或許是遷就動線規劃所造成?
回到更根本的問題,這座「臺灣人類學百年大展」中並未見到對「人類學」此一概念做出詳盡的說明;展場中還不時出現「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考古」等詞彙,也未做出區別或定義。假使是一般民眾進入參觀,可能在參觀完畢後仍然被這些專有名詞搞得頭昏腦脹。


二、左側展廳-第二、第三主題區
  和右側展廳相同,左側展廳也具有狹窄的入口通道。此處在燈箱及意象圖之外,是以投影方式呈現簡短而頗具啟發性的字句,在幫助觀眾進入展示情境上也有不錯的效果,更成功將空間的缺陷轉為優點。
  進入展廳後同樣也是以投影作為主牆,投影畫面大小雖然與右側展區相近,但是內容為早期的田野照片,加上左右兩側文案、以及後方弧形展版的襯托,俐落地帶出較為完整大器的視覺效果。
  展廳一開始的第二主題區,全區以圓弧形木作展板包圍,大面積的圖像、投影加上簡單文字敘述,在綠色的調性中彰顯活潑的田野趣味。此區的主題「田野調查」原本就是人類學中較為生動有趣的部分,展示上也以較具體的考古工具、調查手稿、黑白人像或是影片作為敘事主體,恰當的發揮了展示主題的特性,也是此次展覽中學生認為展示設計最成功的部份。
  第二主題區中規劃有簡單的影片放映區,設計人似乎是將影片作為一個概略性的意象,用來加強展示的氣氛。然而此處放映的影片都是人類學中的經典之作,在人類學研究的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卻也和大部分的人類學影片一樣不利觀看──沉悶、黑白、手持拍攝造成畫面不斷晃動。這些影片固然可以營造濃濃的田野氣氛,但如果能以文字簡單說明其價值,也許會更為理想吧!
  進入第三主題區後,迎面矗立著一座龐大的黑色玻璃展櫃,這座面具展示在呈現方式上頗有歐美風格,不禁聯想到科博館的大洋洲展示廳或是宗教博物館等,都利用黑色的背景襯托大量的異文化物件,塑造出略帶神秘的異國風情,又以冰冷的玻璃暗示自身的科學性超然。角落供觀眾拍照的面具提供了互動性和話題性,也提供觀眾體驗「面具」的人類學意義,是一項非常成功且低成本的設計。
  這座展櫃固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卻也與周遭格格不入,不論是在呈現方式或是展示內容上都與展場其他區塊非常不同,印度或東南亞文化的面具似乎和臺灣人類學(無論是日本或中國脈絡)都沒有很強的連結性。
  而在黑色展櫃前方的四座展櫃,分別以百步蛇、卍字紋、蝴蝶等圖案為例說明「圖像的力量」。這些內容都極為有趣,展品也確實能清楚凸顯主題,可惜展板文字的設計不夠吸引人,展櫃間也沒有明確的連結性,再加上位置影響,使觀眾的注意力往往都放在面具展櫃上,而忽略了這些部分。
  繼續往展廳深入,「達悟料理亭」突兀的進入視線,這座介紹達悟族魚類食用文化的展示佔據了龐大的空間,並且同樣與周遭格格不入。「料理亭」應該是屬於日本的概念,和傳統的「達悟族」概念並不相同,如果是希望讓觀眾在此能稍作休息而刻意營造輕鬆的氣氛,那麼也可以考慮以達悟族生活圖片、插畫等達到同樣成效。料理台中的各種魚類布偶也是一絕,過度可愛的造型明顯是針對兒童觀眾設計,但高度和玻璃櫃等細節又不適合,而在展場維護的角度看來,這項設計引來不少兒童在此嬉鬧,布偶也有被破壞、帶走的可能。

  最後在展場底端,則分為「宗教醫療」與「家屋空間」兩大主題,但是動線上並不流暢,導致進入參觀的觀眾人數並不多。「宗教醫療」中的藥籤裝置每每聚集不少觀眾操作,「家屋空間」中的博物館門扉造景則稍嫌怪異,或許可以採取更精緻的呈現方式。整體而言,展示設計至此已是強弩之末,頗有欲振乏力的感受。
三、走道
  除了左右兩大展廳,本次展覽也利用走廊展示人類學相關照片,但一張張照片單調的以年代排序呈現,實在難以吸引觀眾駐足觀看。
四、建議
本展覽應首先釐清預設的觀眾族群為何?是已有先備知識的相關人士、或是一無所知的普羅大眾?右側展廳顯然是以「人類學家」為主題,以學科相關人士為預設觀眾,內容較專業、密集卻失之於沉悶;左側展廳則是介紹「人類學」的概念,並為一般大眾所規劃,較活潑卻稍嫌淺白鬆散。兩側展廳恰是好過與不及,如果能互相折衷,相信在整體上會有更良好的感受。
右側展廳位於博物館入口旁,也是一般觀眾參觀的起點,因此適合以淺白有趣的方式介紹人類學,讓觀眾對此有了基本的認知,再進一步鼓勵繼續往左側展廳深入參觀。相較於現在的「8」字形動線,學生以為「之」字形動線更加理想,可以在一開始即清楚定義何謂「人類學」,再依時間順序說明日本人類學脈絡及中國人類學脈絡的發展及影響,穿插知名學者的介紹,並將右側展廳後半段關於當代人類學發展的內容移往左側展廳。
展示手法上,右側展廳與走廊宜加強圖像與展品的呈現力道,可採類似左側展區的大圖搭配文字等大展板形式,並選出幾項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作強調,例如日人製作精美的原住民人偶等。
與右側展廳相對,左側展廳則需要加強整體性和知識的深入。針對第三區各主題獨立為政的問題,首先可以統一的色調加強展櫃間的連結性,並重新安排動線,將原本被浪費的空間加入臺灣人類學研究現況、當代知名學者等內容。
而在說明文字的部分,無論是左右展廳或走廊,標題的選擇和內容的撰寫都還可以更為口語、或是以問句的方式引導觀眾仔細觀察文物。相信經由恰當的詮釋,便能協助觀眾親近本次展覽中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
「人類學」原本就不是一門常見的學科,臺灣人類學的發展固然極為複雜深奧,要利用一次展覽同時向大眾和相關人士整理出這門學科的各個面向自然有其困難;但假使規劃得宜,本展覽不僅可以供相關人士深入理解、也是提供大眾認識此學科的好機會[CC2] 。 


 [CC1]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但是真的有這麼嚴重?

 [CC2]所以你覺得從頭到尾都有問題?